[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1月20日)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地位和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抛妻弃子离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的煎熬,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
毛姆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小说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与西方许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
对比小说与现实可以发现,高更对绘画的追求有其因果关系和过程发展,而斯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则非常突兀和过于激烈,再加上作者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叙事手段上的技巧,就塑造了一位不通人情世故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家。比起高更的出走,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完全不符合现实的逻辑,对于读者来说更是不可理解。其实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说明毛姆如此写作的目的,即毛姆自我欲望的虚拟满足。
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甚至是开玩笑的语气。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英国小说家、戏剧家。1874年1月25日生于巴黎。父亲是律师,当时在英国驻法使馆供职。小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凌和折磨。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却也让他变得坚强和富有同情心。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后创作的多篇作品中无不透露出对人生、艺术、信仰的深刻剖析。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成书于1919年。本书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书中毛姆用***人称的叙述手法,叙述了原来是位证券经纪人的主人公,在人到中年时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的故事。通过描写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月亮和六便士》小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